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间档案馆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En
  • Zh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10 个项目

使用以下过滤条件查找内容

  • 档案主题

    • 口述与亲历 (160)
    • 共产党党史 (137)
    • 公民社会 (92)
    • 民间思想史 (85)
    • 文化大革命 (64)
    • 大跃进/大饥荒 (57)
    • 知识分子 (55)
    • 言论与出版自由 (46)
    • 共产党政治体制 (46)
    • 饥荒 (45)
    • 争取民主权利 (45)
    • 反右运动 (44)
    • 毛泽东 (38)
    • 八九民运和天安门镇压 (37)
    • 妇女与女权主义 (31)
    • 司法与人权 (25)
    • 农民权利与农村问题 (24)
    • 早期共产党 (23)
    • 党内斗争与清洗 (19)
    • 公共卫生 (18)
    • 民间生活 (18)
    • 新冠疫情 (11)
    • 经济体制与改革 (11)
    • 基于信仰的镇压和迫害 (9)
    • 少数民族 (8)
    • 劳工 (8)
    • 宗教信仰 (7)
    • 性与性别 (6)
    • 信访制度及访民 (5)
    • 自然灾害 (5)
    • 白纸运动 (4)
    • 教育 (4)
    • 土地改革(1947-1953) (3)
    • 残障 (3)
    • 自由主义 (2)
    • 三峡工程 (2)
    • 拆迁移民 (1)
    • 环境 (1)

  • 档案形式

    • 图书 (161)
    • 电影及视频 (103)
    • 文章 (39)
    • 官方文件及资料 (6)
    • 期刊 (5)
    • 图书 (1)
    • 展览 (1)

  • 年代

    •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 (155)
    • 毛泽东时期(1949-1978) (128)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66)
    • 大跃进/大饥荒时期(1958-1962) (51)
    • 反右运动时期(1957-1958) (47)
    • 习近平时期(2013—) (30)
    • 民国时期(1912-1949) (29)
    •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1935-1948) (11)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8)
    • 中国共产党江西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1928-1937) (7)
    •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1927-1937) (5)
    •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1945-1949) (5)
    • 习近平时期(2013—) (1)

  • 创作者

    • 老虎庙 (60)
    • 艾晓明 (20)
    • 胡杰 (18)
    • 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 (6)
    • 依娃 (4)
    • 高华 (4)
    • 向承鉴 (4)
    • 胡平 (3)
    • 江雪 (3)
    • 李锐 (3)
    • 林昭 (3)
    • 武宜三 (3)
    • 徐友渔 (3)
    • 杨继绳 (3)
    • 鲍朴 (2)
    • 陈永发 (2)
    • 崔卫平 (2)
    • 戴晴 (2)
    • 丁抒 (2)
    • 冯媛 (2)
    • 甘粹 (2)
    • 何清涟 (2)
    • 金辉 (2)
    • 李江琳 (2)
    • 廖亦武 (2)
    • 刘文忠 (2)
    • 刘晓波 (2)
    • 申渊 (2)
    • 宋永毅 (2)
    • 王力雄 (2)
    • 王年一 (2)
    • 王若水 (2)
    • 王晓林 (2)
    • 吴仁华 (2)
    • 武文军 (2)
    • 杨奎松 (2)
    • 杨显惠 (2)
    • 杨小凯 (2)
    • 其他 (2)
    • 张彦 (2)
    • 卜伟华 (1)
    • 张戎 (1)
    • 陈斌 (1)
    • 陈诚 (1)
    • 陈峰 (1)
    • 陈品霖 (1)
    • 陈小雅 (1)
    • 郑念 (1)
    • Choi Suk Fong (1)
    • 戴煌 (1)

  • 创作者:Cui Weiping
  • 创作者:Xiang Chengjian
  • 创作者:Gao Hua

10 items

图书

积极生活

这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的一本文章合集。书名由汉娜阿伦特受到启发,涉及了从诗歌、电影到政治、伦理的宽广领域,讲述了这样—些富有魅力的人及其精神结构与生活故事。包括海子、王小波、阿伦特、伍尔夫、波伏娃、塔尔柯夫斯基、克里玛、赫伯特、哈维尔等。在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名字背后,提示这两个互相依存的精神维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身处其中的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两者不可偏废。本书200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曾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图书

在历史的风陵渡口

本书是高华继《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之后又一力作,从作者一九八八年至二○○四年发表的论文精选而成,涵盖民国史、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等领域。高华捕捉历史过程中“现在”和“过去”的互动关联,对这场影响深远的中国共产党革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严谨实证的研究方法,勾画了历史复杂斑斓的画面,呈现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多重面向。
文章

肃“AB”团事件的历史考察

70余年前,一场大规模的革命恐怖浪潮席卷中共领导的江西苏区。在一轮名曰“肃AB团”的大清洗中,几千名红军官兵和根据地内的党团员及普通群众惨遭杀害。高华此文要研究的是:毛泽东为何要在红军和根据地内发起“打AB团”?毛为大清洗寻找的依据是什么?大恐怖与建立新社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毛在掌握中共实权后不再采用“打AB团”的方式解决党内矛盾?
图书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延安整风运动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场运动是由毛泽东亲自领导的中共党内第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也是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滥觞。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运用他所创造的思想改造和审干、肃反两种手段,全面清除了中共党内存留的五四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彻底转换了中共的“俄化”气质,重建了以毛泽东为绝对主宰的上层结构。本书作者历时十余年,搜寻考辨大量历史资料,在考辨史料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延安整风的前因后果及运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力图再现这场运动的历史全景。本书最初于2000年由香港以中文出版社出版,2019年译成英文,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购书链接:https://cup.cuhk.edu.hk/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2307。
book

炼狱归魂:大饥荒年代“星火”案幸存者的回忆(1957-1981)

1960年,一群被下放到甘肃天水农村的兰州大学右派师生亲历大饥荒,自印《星火》杂志,揭露和批判引发这场浩劫的极权统治。当首期《星火》还未寄出、第二期尚在编辑中时,其参与者就遭到逮捕,被定性为反革命集团,多人后被判重刑甚至遭处决。<a href=”http://108.160.154.72/s/minjian-danganguan/item/1759#lg=1&slide=0”>《星火》第一期和更多关于“星火案”的信息可于此处阅读</a>。 《炼狱归魂——大饥荒年代“星火案”幸存者的回忆(1957-1981)》是《星火》杂志主要参与者向承鉴的自传。当年他和另一名学生负责首期杂志的印刷,并为《星火》贡献了六篇文章。他因“星火案”被判18年监禁,直到80年代初才获平反。 这部回忆录分为上、中、下三部,全书共十三章,超过 35万字,记录了向承鉴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后因《星火》被捕服刑十九年,以及释放后争取平反、重建个人生活的经历。学者艾晓明在该书序言中如此评价向承鉴的这本回忆录:“向承鉴的回忆对于研究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有着重要价值。首先,它是继谭蝉雪的《求索》之后有关《星火》案的又一证言,是关于这场抗争的历史文献。作者呈现了案发前后的社会脉络,描述了《星火》同人——一群初出茅庐的青年思想者挑战极权专制的壮举。第二,它是西部多所劳改营的记录,作者描述了在甘肃、青海等地长达十八年的劳改经历,揭开了中国式古拉格的西部长卷。第三,它是一位反抗者个人的心灵史,作者展示了在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力碾压下他经历的痛苦磨难与生死历练。” 该书附录包括向承鉴为《星火》撰写的六篇文章、记者江雪关于向承鉴的深度报道,以及由艾晓明整理的《星火》冤案年表。 《炼狱归魂》由纽约博登书屋出版,也是“民间档案馆系列丛书”的第一本。感谢作者向承鉴授权档案馆分享该书电子版。欢迎读者购买该书支持作者和出版社。
期刊

星火 第一期

1959年,大饥荒正在全国蔓延。一批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天水农村的兰州大学学生见证了这一历史,目睹了饿殍遍地、同类相食的悲剧。在历史系学生张春元的带领下,一些学生一起创办了地下杂志《星火》,希望人们意识到这场浩劫的根源所在,“放弃幻想,准备战斗”。学生们用当地一个老砖瓦厂留下的一台油印机,自己刻钢板,如此刊印出《星火》首期。 《星火》第一期共三十多页,包括九篇文章和林昭的一首长诗。作者们通过讲述和分析他们所目睹之农村现实,反驳当局将大饥荒归咎于苏联逼债和自然灾害,强调大饥荒的真正原因是共产党的独裁统治,“对其他阶层的人民进行欺压、掠夺和奴役”。林昭的长诗《普罗米修斯受难的一日》用宙斯喻指毛泽东及其专制,赞颂盗取自由火种的人们。学者艾晓明<a href="http://www.sanxiatansuo.com/index.html?index=view&vid=10821">如此描述</a>《星火》作者群的思想来源:“在原则上,星火撰稿者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而到马克思主义的源头去寻找批判现实的理论依据,这是当时以及后来许多民间思想者的路径。不同之处在于,向承鉴他们更多地吸取了苏共二十大以后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主义的观点,并从反右之后传开来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纲领(草案)》中得到启发。后者的反教条主义和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探索,给了这群青年新的思想力量。” 学生们计划将杂志寄给各省市的领导人,以警醒当权者纠正自己的错误。1960年9月30日,当首期《星火》还未寄出、第二期尚在编辑中时,武山、天水的参与学生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数十名认识和支持他们的当地农民。参与者中,张春元被判无期徒刑,后被执行死刑;武山县委副书记杜映华因与这些学生有过交流,被判刑五年,后被处决;林昭被拘留于北京,后也被处决。其他关键人物如顾雁、谭蝉雪、向承鉴等则都被判处重刑。 90年代以来,为了重新恢复这段历史记忆,谭蝉雪投入大量心血搜集相关资料。她曾奔波于兰州、天水一带,为了寻找当时的案卷。在多次尝试与碰壁之后,终于在武山县法院找到被当作“星火反革命集团”案罪证来保管的《星火》原稿和其他资料。 我们希望寻找志愿者协助将《星火》翻译成英文。如果您有兴趣,请与我们联系。
图书

历史学的境界

该书收集了高华生前的部分演讲、书评、时事观察、论文评议和讲课记录等,其中包括他关于革命、内战和民族主义的研究与思考、对龙应台、王鼎钧以及毛泽东等人作品的评论,及其访台期间对台湾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观察。除此之外,这本书里还收录了高华的部分讲课记录,涉及历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国家历史叙事的生产和民间历史的书写,使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高华的治学理念和方法。 该书于2015年11月高华病逝四周年前夕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因此受到中宣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处分。
影视

努力走向公民社会(第五集):崔卫平

来自西安的摄像师张世和,又名老虎庙,二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国独立历史领域。2010 年,他开始在网上发布名为 "努力走向公民社会 "的系列短片访谈录。在片中,张世和采访中国思想界的领军人物,探讨中国如何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这些受访者有的已经沉寂,有的去世,有的移居国外,该系列本身也因此成为了一部历史作品。 在这一集中,张世和采访了中国最深刻的公共思想家之一崔卫平。崔卫平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也是哈维尔的中文翻译者。她是《零八宪章》的签署者,也是已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朋友。尽管这次采访只有8分钟,崔卫平在访谈中触及了一些困扰中国的关键问题,例如,如何摆脱政府对公民生活的高度控制。
电影及视频

雪访

图书

马克思主义之异见与反思

本书作者向承鉴,“星火案”幸存者。(详细作者信息请见下方作者链接。)本书是向承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和思考。 (以下PDF附件分三部分。)
显示第 1–10 条结果,总计 10 条
  • «
  • 1(current)
  • »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China Unofficial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