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间档案馆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En
  • Zh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34 个项目

使用以下过滤条件查找内容

  • 档案主题

    • 口述与亲历 (160)
    • 共产党党史 (138)
    • 公民社会 (96)
    • 民间思想史 (88)
    • 文化大革命 (65)
    • 知识分子 (59)
    • 大跃进/大饥荒 (58)
    • 言论与出版自由 (49)
    • 共产党政治体制 (46)
    • 饥荒 (45)
    • 争取民主权利 (45)
    • 反右运动 (44)
    • 毛泽东 (38)
    • 八九民运和天安门镇压 (37)
    • 妇女与女权主义 (35)
    • 农民权利与农村问题 (25)
    • 司法与人权 (25)
    • 早期共产党 (24)
    • 党内斗争与清洗 (19)
    • 公共卫生 (18)
    • 民间生活 (18)
    • 新冠疫情 (11)
    • 经济体制与改革 (11)
    • 基于信仰的镇压和迫害 (9)
    • 性与性别 (9)
    • 少数民族 (8)
    • 劳工 (8)
    • 宗教信仰 (7)
    • 信访制度及访民 (5)
    • 自然灾害 (5)
    • 土地改革(1947-1953) (4)
    • 白纸运动 (4)
    • 教育 (4)
    • 残障 (3)
    • 自由主义 (2)
    • 三峡工程 (2)
    • 拆迁移民 (1)
    • 环境 (1)

  • 档案形式

    • 图书 (162)
    • 电影及视频 (103)
    • 文章 (39)
    • 期刊 (7)
    • 官方文件及资料 (6)
    • 数据库 (2)
    • 展览 (1)

  • 年代

    •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 (155)
    • 毛泽东时期(1949-1978) (129)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67)
    • 大跃进/大饥荒时期(1958-1962) (52)
    • 反右运动时期(1957-1958) (47)
    • 民国时期(1912-1949) (33)
    • 习近平时期(2013—) (30)
    •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1935-1948) (11)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8)
    • 中国共产党江西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1928-1937) (7)
    •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1927-1937) (5)
    •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1945-1949) (5)
    • 习近平时期(2013—) (1)

  • 创作者

    • 老虎庙 (60)
    • 艾晓明 (20)
    • 胡杰 (18)
    • 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 (6)
    • 依娃 (4)
    • 高华 (4)
    • 向承鉴 (4)
    • 胡平 (3)
    • 江雪 (3)
    • 李锐 (3)
    • 林昭 (3)
    • 武宜三 (3)
    • 徐友渔 (3)
    • 杨继绳 (3)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
    • 鲍朴 (2)
    • 陈永发 (2)
    • 崔卫平 (2)
    • 戴晴 (2)
    • 丁抒 (2)
    • 冯媛 (2)
    • 甘粹 (2)
    • 何清涟 (2)
    • 金辉 (2)
    • 李江琳 (2)
    • 廖亦武 (2)
    • 刘文忠 (2)
    • 刘晓波 (2)
    • 申渊 (2)
    • 宋永毅 (2)
    • 王力雄 (2)
    • 王年一 (2)
    • 王若水 (2)
    • 王晓林 (2)
    • 吴仁华 (2)
    • 武文军 (2)
    • 笑蜀 (2)
    • 杨奎松 (2)
    • 杨显惠 (2)
    • 杨小凯 (2)
    • 其他 (2)
    • 张彦 (2)
    • 卜伟华 (1)
    • 张戎 (1)
    • 陈斌 (1)
    • 陈诚 (1)
    • 陈峰 (1)
    • 陈品霖 (1)
    • 陈小雅 (1)
    • 郑念 (1)

  • 年代:习近平时期(2013—)
  • 年代: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34 items

图书

天葬:西藏的命运

该书作者王力雄,曾以“保密”为名出版了长篇政治惊悚小说《黄祸》,引起全球媒体的追踪报导。该书曾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在《天葬:西藏的命运》中,王力雄尝试用一种整合的全新框架,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实地所见,与历史文献资料,论述西藏问题的历史渊源与前景。作者在自序中称““西藏就像一个失去了行动能力的人体,躺在世界屋脊的雪山之巅,从不同方向飞来的鹰鹫,纷纷按照自己的需要撕扯她,从她身上啄食自己需要的部分——或是抢夺主权,或是争取民意,或是表现意识形态,或是讨好国际社会……。综观历史,西藏从未被外力摆布到如此程度,如此无奈、身不由己。我给这本书取名《天葬》,就是取自这样一种意像——西藏在被撕裂,西藏正在死亡。” 本书1998年由香港明镜出版社出版,2009年推出增订版。
图书

薛明剑、孙冶方兄弟

本书是介绍中国两位经济学家薛明剑和孙冶方兄弟的一本著作。薛明剑(1895-1980,原名薛萼培,参加辛亥革命学生军后改名,“明剑”意指“剑除满清,为朱明报复”)是“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经济学的创始人,现代民族工业的开拓者,民间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学者”(作者自序)。他曾任中华民国国大代表、国民党参政会参政员及民选立法委员。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因作为地下共产党员遭逮捕获释后为安全而改名)则是共产党员,1949年后中国的重要经济学家,在文革中受过迫害,改革开放后再度受到重视。 作者讲述了兄弟二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同时指出即使身处不同的政治壁垒,两人对于民生(人道)的关注与实践其实殊途同归。 本书 2009 年在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首次出版,2014年中国经济出版社拟再版,但签订再版合同后却因审查而未果。本站上传的版本为2023年在博登书屋出版的版本。
图书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本书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著作,于2009年由台湾天下杂志出版,从文学的角度细诉1949年国共内战前后的相关历史。龙应台经过十年酝酿、耗时400天,走过长春、南京、沈阳、马祖、台东、屏东等地,拜访了许多国共内战幸存者。
图书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该书由笑蜀编撰,汇编了中共党媒体发表的各种民主言论,包括1941至1946年间《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党史通讯》《人民日报》等发表的短评、讲话、社论等。笑蜀,原名陈敏,中国作家,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国改革》杂志执行主编和《南方周末》高级评论员,新公民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书中所选文章有的出自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有些则是郭沫若、茅盾、陶行知、吴晗等著名学者的评论和谈话。这些言论汇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掌权前对民主政治理想的宣扬,也反驳了当下中国主流舆论将民主、分权视为境外势力的流行观点,同时也提供了推行改革的精神资源。 该书1999年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博思出版集团出版,2013年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再版。笑蜀称,该书出版后,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丁关根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对其进行了重点批判,该书随后在全国查禁。
图书

中共壮大之谜

本书作者谢幼田曾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1980年代末应邀到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为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本书重点研究了在日本侵华的背景下,中共如何利用机会,壮大自己的实力,并最终取得政权。本书2002年由香港明镜出版社出版。
图书

历史学的境界

该书收集了高华生前的部分演讲、书评、时事观察、论文评议和讲课记录等,其中包括他关于革命、内战和民族主义的研究与思考、对龙应台、王鼎钧以及毛泽东等人作品的评论,及其访台期间对台湾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观察。除此之外,这本书里还收录了高华的部分讲课记录,涉及历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国家历史叙事的生产和民间历史的书写,使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高华的治学理念和方法。 该书于2015年11月高华病逝四周年前夕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因此受到中宣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处分。
图书

联共、共产国际与中国 (1920~1925)

该书作者李玉贞,1997年出版。该书内容全部取自解密的原苏联重要档案,书中205份文件几乎全都是首次发表,揭示了1920~1925年间莫斯科与中国关系的各个层面,以及鲜为人知的内幕。从中可以看到,苏联共产党才是共产国际的真正决策者。该书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苏两国、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莫斯科与中国朝野各派政治势力的复杂关系,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书

谁是新中国

作者辛灏年试图分析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现代史,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乃是专制制度的复辟,中华民国才代表了中国走向共和之路。本书上卷对中国国民党的历史进行辩护及澄清,认为国民党不是中共所称的“反动派”,下卷则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历史展开批判。该书于1999年由美国蓝天出版社(Blue Sky Publishing House)首印,2012年6月由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再版。
图书

延安整风实录

1940年代发生在陕北延安的整风运动。该书作者是体制内学者,试图记述延安和各根据地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分析其缘由和逻辑发展结果。资料丰富、独具特色。该书1999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期刊

女声

《女声》于1932年10月创刊于上海,刊名意指“妇女大众的呼声”。《女声》是一本半月刊,以女声社名义发行,由时任记者王伊蔚和中华妇女节制会会长刘王立明共同创立,办刊经费一部分来自妇女节制会,一部分由王伊蔚通过广告和亲自推销筹集。 《女声》在第一期发刊词中描述其使命为“为大众民族求解放,为大众妇女谋幸福”。刊物文章体裁包括时事短评、论著、文艺作品、读编探讨专栏,以及为读者提供信息和服务的读者信箱;内容涉猎广泛,包括很多关于妇女运动的理论文章,对妇女参政、婚姻、职业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劳动妇女情况和世界各地妇女生活的报导。虽然《女声》并不属于任何党派,但立场上认同社会主义、支持中共,认为民族解放是妇女解放的前提。 因主编王伊蔚与社长刘王立明发生理念分歧,1934年,《女声》杂志宣布独立,不再受中华妇女节制会资助。由于其左倾立场及其对国民党政策的尖锐批评,该杂志受到国民党当局的严酷审查和打压,被迫于1935年停刊。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女声》于同年11月复刊,转为月刊。复刊后除了发行杂志,《女声》编辑部还召开过“女子参政问题”“女子教育问题”“抗战夫人问题”“知识妇女问题出路”等几个专题座谈会。《女声》还再度与刘王立明合作,并且改变编辑方针,决定全部刊用妇女作者的作品。主编王伊蔚表示,为了保持独立,杂志没有接受任何政治资助,经费多来自募捐、义卖等。由于国民党的持续迫害,刘王立明被迫逃亡到香港。最终,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迫下,《女声》于1947年停刊。 《女声》杂志收录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b><a href="https://mhdb.mh.sinica.edu.tw/magazine/web/index.php">“近代妇女期刊资料库”</a>,用户可免费注册使用</b>。该网站收录了《女声》1932-1935年的期刊全文,但1945年复刊后的大部分材料散失,只收录了3期。感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授权民间档案馆转载。 更多关于《女声》的信息请参见:<a href="http://sites.lsa.umich.edu/wangzheng/wp-content/uploads/sites/948/2024/11/%E7%8E%8B%E4%BC%8A%E8%94%9A-%E6%88%91%E4%B8%8E%E3%80%8A%E5%A5%B3%E5%A3%B0%E3%80%8B-1987.pdf">王伊蔚:《我与〈女声〉:向三八妇女节献礼》</a>(来源于密西根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及历史学荣休教授王政的个人网站)。 注:1942年抗战期间,在日方及汪政府资助下,另一本《女声》于上海创刊,与原《女声》杂志开本大小和编排方式相同,封面设计也十分类似。该杂志由日本左翼作家、女权主义者佐藤俊子(又名田村俊子、中文名左俊芝)主编,是上海沦陷区日伪政权统辖下出版的唯一妇女杂志,于1948年停刊。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涂晓华的研究,虽然该杂志长期以来被视为“汉奸”杂志,是日本的政治宣传工具,但由于佐藤俊子的国际主义立场,以及中共地下党员的参与,该杂志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传播左翼思想的平台。该杂志也收录于“近代妇女期刊资料库”。
期刊

妇女杂志

《妇女杂志》于1915年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刊,是一份面向女性发行的综合性大型杂志,每月发行,1932年因商务印书馆被日军炸毁而停刊。该杂志发行地区包括国内各大城市及海外的新加坡等地。在近代中国,无论从存续期间、发行区域、发行量,或是读者群和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该杂志都是其他面向女性的刊物难以比拟的,《妇女杂志》一度成为宣传女权主义话语的有影响力的论坛。 该杂志刊行期间跨越五四、国民革命期等重要历史时期,读者可以从中看出政治环境和社会思潮如何影响该刊物的定位和风格。虽然是妇女杂志,但杂志主编和大部分文章的作者都是男性。 根据密西根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及历史学荣休教授王政的分析,《妇女杂志》创刊初期偏向保守,虽然提倡女子教育,目标确是要把妇女培养成贤妻良母。在新文化主义和五四学生运动的影响下,杂志被迫作出改革,开始刊登关于妇女解放的争论,也开始更多地呼吁妇女投稿,传播自由女权主义思想,支持全国各地的妇女运动。1923年,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后,中共的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话语对自由女权主义构成挑战,杂志影响力式微。1925年9月,《妇女杂志》再次更换主编,将重心转向培养妇女艺术品味,杂志不再是一份前沿女权主义刊物。 尽管《妇女杂志》由男性主办,其中也存在男性对于妇女的鄙夷和歧视,但其指出和讨论了阻碍 妇女取得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例如教育、职业、经济独立、婚姻恋爱自由、新的性道德、家庭改革、解放奴婢、废除童养媳制度、废除娼妓、避孕节育等,对于妇女运动和各种思潮和观点也基本持开放态度,都予以刊登 ,对于妇女研究和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珍贵的史料。 为了为学界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更有效的研究工具,东京大学教授村田雄二郎于2000年与其他几位来自日本、台湾、中国和韩国有志于妇女史研究的同仁一起成立了《妇女杂志》研究会。研究会的两大目标是制作《妇女杂志》全十七卷总目录, 以及召集各地学者对《妇女杂志》进行综合性研究。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的协助下,该杂志被制作成线上资料库,存储于中研院近史所的近代史数位资料库网站,公众可直接访问。 资料库链接:https://mhdb.mh.sinica.edu.tw/fnzz/index.php。感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授权民间档案馆转载。
期刊

立誌

《立誌》是香港《立場新聞》特刊,聚焦香港2019年社会运动。 香港《立場新聞》成立于2014年12月30日,于2021年12月29日遭香港国安处搜查后停止运营。 香港警方指控《立場新聞》不断刊登多篇煽动性文章,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九条及第十条“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并以此起诉前总编辑锺沛权、前署理总编辑林绍桐及《立場新聞》母公司。《立誌》的序言也被控方作为证据在法庭开示。 序言中,编者提到,《立誌》“出版過程歷盡波折,尤其在《國安法》的威脅下,特刊幾近難產。”《立誌》精选《立場新聞》在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期间的报道、摄影作品和数据统计,涵盖催泪弹的“科学”、抗争中的创意、行动的代价等主题,为读者展现香港历史的第一手记录。 2021年12月30日,遭到起诉的锺沛权和林绍桐申请保释被拒,因而继续还押。而在遭警方扣留约30个小时后,《立場新聞》董事吴霭仪、何韵诗、方敏生和周达智则获准保释。 针对《立場新聞》的审判于2022年10月展开,历时57日审讯,裁决时间经三度押后,最终到2024年8月29日作出判决,案件由起诉至裁决已横跨33个月。 最终,法官郭伟健裁定锺沛权、林绍桐和其母公司罪成,认定《立場新聞》的政治理念是本土主义,同时“意图煽动憎恨中国中央政府或香港政府及憎恨司法”,裁定具有犯罪意图。控方呈堂的17篇文章中,共11篇被法官裁定具煽动意图;锺沛权及林绍桐分别被法院判囚21个月和11个月。
Database

近代妇女传记资料库

近代妇女传记资料库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数位资料库”的一部分。该资料库的目标是为近代在中国妇女建立传记资料,以平等目前近代传记人物以男性为主的倾向。资料库包括1848名近代中国妇女的传记,其中少数人物并非中国人,但因曾在中国和台湾大学任教也被收录其中。 除了浏览和检索人物传记,该资料库还提供两个附加功能:1.“传记串连”:用户可以选择多个人物,生成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图;2. “籍贯分布”:通过地图呈现人物的籍贯和年代分布,用户可以点选地图上的标记阅读人物传记。通过对人物信息进行结构化和视觉化处理及呈现,用户可以概览近代妇女群体结构、组织网络,以及女性论述的发展脉络。 资料库链接:https://mhdb.mh.sinica.edu.tw/women_bio/index.php,该资料库的内容对公众开放,用户可自行下载。感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授权民间档案馆转载。
Database

近代妇女期刊资料库

该资料库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数位资料库”的一部分。该所“妇女与性别研究群”从世界各地图书馆收集近代中国妇女书籍与报刊,并将其数字化,建成包含214种期刊、约11万个条目的“近代妇女期刊资料库”,于2015年底开放外界申请使用。 1919年及之后的几年,中国女权运动高涨,因此也出现了很多妇女杂志,其中很多都由妇女来管理。该资料库收集的期刊发行时间大多在1907-1949年之间,也有部分1949年后出版的刊物;有综合性刊物,也有聚焦于妇女运动、家庭、健康、就业等的刊物;近四分之一的刊物发行地为上海,其次是北京、广州和南京。从资料库目录的刊物实际出版年份可以看出,大部分妇女杂志的持续时间较短,在1-5年之间。通过该资料库,读者可以对近代中国妇女史、运动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除了浏览期刊和检索内容,用户还可以进行作者研究和期刊分析。在作者研究栏目下,用户可以阅读作者传记,还可以看到特定作者的文章数量,及其家庭社会关系的网状图。期刊研究栏目下,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年代和文章类别等绘制网状图,为特定年代或者议题提供更加立体、全面的信息。 资料库链接:https://mhdb.mh.sinica.edu.tw/magazine/web/acwp_index.php。 感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授权民间档案馆转载。
显示第 21–34 条结果,总计 34 条
  • «
  • 1
  • 2(current)
  • »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China Unofficial Archive